本帖最后由 cat1 于 2017-1-18 22:03 编辑
众生是为菩萨的开悟而来, 而并非相反。 他们持续不断地坚定地帮助开悟, 就像爱所做的。 现在,他们在这里帮助你开悟。
《金刚经》第三品更多的评注之一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印能法师 - 华藏世界佛教念诵系列 在这一品,佛陀说到了菩萨。斯蒂芬说,菩萨是为了众生才希望达到开悟。他说,据记载,有些菩萨发愿说,要等所有众生都得度后,他才涅槃。
但是,如果你相信你需要因为任何原因而推迟获得自由,或者你有能力推迟它,那就不是自由。
其实所谓的推迟并非出自一颗慷慨的心。它假定你的宁静不是你能给众生提供的最大帮助,假定由于你的慷慨和慈悲你需要继续受苦。但你的痛苦如何能帮助到任何人?
你能给众生的最好的东西就是终止自己的痛苦。这样世上再也没有教导痛苦的老师了。
菩萨的概念也假定直到一些更有智慧的、更高阶的存在或意识来拯救众生之前,众生都将受苦。相对于来自内在,这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
事实是一些怀着善意且有点困惑的人,想象世上发生的一些似乎很可怕的事或是存在一些似乎在受苦的人,如果这些人认为任何他们头脑中的那些想象是真实的,仿佛它们真的存在于外在的世界,由于他们自己不得自由,这些外在真实存在的众生都将被推迟得到自由,随他们一起受苦。
但如果他意识到真相,所有这些他头脑中想象的众生在刹那间被释放,菩萨也同时开悟了,这开悟稳固在他无我的内在狂喜里。众生是为菩萨的开悟而来,而并非相反。所有的众生都在菩萨心里,不在其外。他们持续不断地坚定地帮助他开悟,就像爱所做的。现在,他们在这里帮助你开悟。
相信除了自己外你能拯救任何其他人是痛苦的。就算我的小孩站在悬崖边,一步之遥,眼见就要坠落,我会知道她是安全的。当然我会试着抓住她,但在我跑向她的时候,我不会被她需要拯救的想法而拖慢脚步。她可能靠在悬崖边上,一派天真,笑着,向我伸出手,有什么会比这更美——笑着的孩子,联结着的,开心的,美丽的,完整的,充满活力的(孩子)?
带着这些念头(指前面她需要被拯救之类的念头)的画面,哪怕只是预想了下一纳秒的未来,也会毁掉这个完美时刻的现实。头脑可能置现实于不顾,并开始闪现孩子滑落悬崖而死,或在石头上粉身碎骨的画面,还有当孩子死了你找到她时你失去亲人痛哭的画面。始终,在现实被抹杀时,你会错过当下的礼物:简单,清晰,没有惊慌、不让你的困惑和恐惧吓到她,轻松地走向她,开放地接纳现实发生,充满感恩地走进那绵延不绝的美好现实中。
这小孩是不知道危险的。这是解脱:热爱这梦境。我尽我所能,但我知道,孩子跌落悬崖就如孩子被我抓住一般美好。佛陀谈到开悟,但他知道开悟什么都不是。当你从“人、我”概念的幻象中醒来,你会意识到一切从来都不是真的。你沉睡,是因为你相信这些迷人的故事,甚至讲故事的人(指你)也由它创造而来。
所有众生都活在你头脑中,他们都是思想形态,无论你允许与否,他们进入涅槃。他们都回到来处:虚无。因为时间并不真实,所以事实上他们已经进入涅槃。没有“过去”或“现在”。他们根本不需要进入涅槃的道路。
所有众生,都经由最初创造他们的人的开悟,而得到了解脱。 这进入涅槃的人,不多也不少,既是佛陀又是众生,既包括造梦者,又包括梦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