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 发新帖回复

37

主题

1

好友

5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8#
发表于 2018-2-21 23:00: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tarinheart 于 2018-2-22 15:06 编辑

果冻的叨叨: 今天,花艺色彩那本书的翻译稿终于三审结束,可以交稿了。于是,重新拾起凯蒂的这本《a mind at home with itself》。

       有一段时间,果冻觉得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这慢慢地翻译,得到何年何月才能搞定,于是就有了一丝退心。但是,那天我先生问起了此事,他说其实关注翻译过程的本身就足够了,何必去追逐一个必须翻译完的结果呢?本来这件事情就是我自己的兴致而已啊。凯蒂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活在当下”,如果为了怕翻译不完打了退堂鼓,岂不是违背了凯蒂的教旨? 他说我这是在“以身谤法”,哈哈,果冻惭愧极了,深以为然,呵呵。

     于是,那就慢慢来吧~~~ :)

      凯蒂的语言很美,如果稍稍可以读懂英文的,还是建议去阅读智者的原汁原味的语言。果冻不敢造次,豆瓣日记的目的只为自己学习,兼顾分享,仅此而已,阿弥陀佛。:)

——————第一章的问答部分——————

       1. 提问:你说生活是一场梦。如果其他的人只不过是你梦中的一些人物角色,那么你为什么要对这些你梦中的人物角色友好良善呢?

       凯蒂:我爱我所想的每一件事,所以我也爱我所见到的每一个人。这一切只是自然而然地发生。我爱我梦中的那些人物角色。他们只存在于梦中,就像我自己一样。作为梦者,我的工作就是在梦里观察哪些会让我心痛,哪些不会,而缺少良善总是会让我心痛。以这样的方式,我听到了佛陀的声音,伴随着解药、祝福、入口、以及永恒的觉知而来。

       2.提问:你说当你觉醒之后,人们不得不告诉你:“这是你的丈夫”,“这是你的孩子”。而你对他们没有一点儿记忆。那么这些关于你家人的记忆后来又回来过么?

        凯蒂:在脱离了沮丧的情绪之后,我发现我自己嫁给了保罗。那个在1979年嫁给他的那个女人已经死去了,但显然其他的一些东西却遗留了下来。我甚至都不能够认出他;我当时根本不知道他是谁。在“中途之家”的那个女人将他带了进来,这个大块头的男人,然后对我说:“这是你的丈夫。”他对于我完全是一个陌生人。我看着他,然后对我自己说:“这个也是,上帝?这是我的丈夫么?好吧,呵呵。”我完全臣服于是什么就是什么,嫁给了现实,成为现实。所以你也可以说那个早晨,无论是什么,那个在凯蒂的这个身体中所浮现出来的(觉知),它从来没有嫁给过任何人。当他们告诉我说我的孩子们要过来的时候,我期待的是几个小宝宝。我根本不知道“我的”孩子已经是十几岁,将近快二十岁的大人了。我原以为人们会给我带过来几个两、三岁的小宝贝。当孩子们进来看我的时候,我注视着他们,并让梦境自行展开。我并不觉得他们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但是,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理由让我不接受他们是“我的”。我只是活在了故事之外而已。有爱相随。它会以各种形式遇见它自己,没有任何条件。

      我总是愿意让人们来界定他们与我的关系 —— 他们觉得他们是谁,他们觉得我是谁。关于保罗与孩子们的记忆从没有回来过。根本没那个必要。他们会带着他们的故事来到我的身边,同时我会看到有四个不同的女人全都整合为一个“我“。在那段时间里,当他们在界定我是谁的时候,好似存在着一个回声,存在着一个记忆的影子。假设我完全认识他们的话,它就像是一个本质,就像是播放着的背景音乐一样,无法被触及。他们填满了这个故事。他们深爱着关于我的故事。他们会说,“你记得那时....?你记得当我们....的时候么?  你是这样说的,我是那么做的?” 然后,其他所有的东西都开始填充进来,即使它们从来都没有真的发生过。我开始存在于他们的故事中,对我来说这也是可以接受的。

      觉醒之后的最初七个月左右,人们持续不断地界定“我”是谁。对于这个被称为“凯蒂”的人所遗留的东西,对我来说完全是全新的,但是我却有着她的影子,她的记忆--- 随你怎么说,总有些她的东西。就好像是我有她的指纹,同时我知道那不是我的。那都是她的故事。我只是自我觉醒于自己而已,或者更准确地说,“自我”觉醒于它的“无我”。

        3.提问:在你觉醒的经历之后,你说你没有所谓的 “我的” 或者 “你的”的感知。那与一个小婴儿对世界的完全无知的感知有什么区别呢?在“我的”与“你的”之间发展出适合的边界与差异性,难道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不是必要的么?

        凯蒂:没有所谓的身份标签来增加我的负担,我会在床上醒来,一切都很好,因为那就是该有的方式。很明显有另一个人躺在我身边,那也很好。我有双腿,事实显现出来,双腿带着我出门散步,那也很好。我从我16岁的女儿罗克珊那里,学到了关于这个时间与场所的一些习俗。我会穿上一只红袜子和一只蓝袜子,罗克珊会嘲笑我。我还会穿着睡衣走出前门,她会跑过来紧追上我,再把我拉回来。“噢,好吧。”我会这样想,“公共场所不要穿睡衣。我们在这儿不能这样做。”她会拉着我的手(上帝祝福她)并引导我熟悉所有的这些社会习俗。她会一遍一遍地将每样东西解释给我听。她怎么才能通过我的泪水了解到,我正在过着一种充满了爱与喜悦的生活呢?我所关心的是这些东西的名字么?但是在一个杂货店里,举个例子,她会耐心地站下并指着东西对我说,“这是一罐汤。这是一瓶番茄酱。”她会教我,就像是妈妈在教导一个小孩子一样。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就像是一个婴儿。但是从另一个意义上讲,我又是非常老练的,非常有效率的。我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到底被卡在他们自己的压力与情绪的哪个地方。我可以演示给他们怎样去质疑这些念头,并解开他们的困苦,前提是那是他们想要的,并且如果他们的头脑愿意对质询开放。我与人们的交流在最开始有点儿原始。渐渐地我学会了更清楚地表达自己。

        有时,我会说设立边界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当你清醒的时候,你不需要任何边界,例如关于你的接受或者拒绝。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一些男人想要和我发生关系,他们以为和我睡觉就能够让他们也觉醒。虽然我爱着这些可爱的、自欺的男人们的诚实以及他们对自由的渴望,但是我说,“谢谢你们的提议,No。那样做并不会使你们得到你们所追求的东西。”

         4.提问:难道说 “No” 不是设立边界么? 例如, “No,我不会和你发生关系” 这句话?

        凯蒂:每一个我所说的“不”,对我自己而言都是“是”。它对我而言感觉这样做是对的。人们不必去猜测我想要什么,或者我不想要什么,我不需要假装。当你对自己的 “Yes” 或者 “No” 保持诚实的时候,很容易活出一个美好的生活。当我讲真话的时候,人们在我的生命中来来走走;当我不讲真话的时候,他们还是在我的生命中来来走走。对我而言,不存在走这条路什么也得不到,而走另一条路却什么都能得到。所以,我不让自己猜测或让自己内疚。

        例如,如果一个男人要与我发生关系时,我不必去刻意决定该怎么回答。我已经结婚了,并且是一夫一妻制;我的"No"会伴随着微笑自动说出来。实际上,我给与了这个男人我能给的最好礼物:我的真相。你可以将其称为是一个边界,但是如果你理解的边界是一种限制、一种收缩,那并不是我的感受。我认为它是完整。它不是我所建立的东西;它是早已经为我建立好的东西。说“不”并不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它是一种慷慨的行为,这对我与对另一个人都是如此。

         5.提问:你说当你最初觉醒于无我无他的真相之后,一直陶醉在无尽的喜悦之中。那么,你现在还依旧陶醉在那种喜悦之中么?

          凯蒂:喜悦归于平衡,但是它依旧存在着。

          6.提问:你怎么将自己的经历与佛陀的乞讨食物联系起来?你能想象自己像一个和尚一样的身无分文,无家可归,完全依赖其他人供给食物来生活么?

           凯蒂:但是我确实是完全依赖其他人的啊!如果人们不种植蔬菜,那么超市里就没有蔬菜。如果人们不给我或我丈夫付工资,我就不能购买任何食物。

           佛陀只是求取了本已属于他的东西而已。他从不会为了食物而痛苦,但是他非常慷慨以至于去乞求食物。他知道何时去乞讨,以及乞讨些什么。他知道该吃什么,恰好是你供给他的食物而已。我总是自由的,并不会感到饥饿,直到食物来到面前的那一刻;我总是被完美地喂食,在完美的时刻,吃着合适的食物,承蒙着恩典。如果你给与我食物,我不会用言语感谢你,而是会由你内在的自我来感谢你。如果你不给我食物,我也感谢你,会像拥有了食物一样的爱去感谢你, 然后在另一个时刻和感知中,你会准备去吃这一份唯一值得吃的食物,这一份我们都渴望的食物,以及我所真正的给与:即给与我能给与的。

           ——“慷慨,就是在你真的意识到没有一个东西是“我”的时候,你所剩下来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

好友

5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7#
发表于 2018-2-4 20:04: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tarinheart 于 2018-9-2 23:21 编辑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starinheart(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56166791/

果冻备注:我喜欢提问题,也喜欢从别人的问答中体会自己。刚好这本凯蒂的书籍中,每一章节后面都有几个问答,有些恰恰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翻译出来,自己学习,也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1. 提问:你之前曾说过,自从你觉醒于现实之后,关于保罗与孩子们的记忆从来没有出现过。但是,在这一章中,你却又生动地描述了一段童年时期关于摇铃玩偶的一段记忆。你该怎么解释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呢?

      凯蒂回答:我不知道。画面在我的头脑中出现或不出现。我不会去问为什么它们出现了,或者问为什么它们不出现。在我的经验中,那些被人们称之为“记忆”的东西,只不过是一些附着了无声的言语的画面图像而已。我看见了它们,一旦它们被看见,它们就离开了。我只不过看见了那些不能被见到的东西而已。所以我可以诚实的说,我没有记忆。

2. 提问:如果你不相信有人是真的处在痛苦之中,那么你怎么能对他们发出慈悲之心,或者认真地对待他们的问题呢?

     凯蒂回答:人们对我描述的那些痛苦莫不是来自于想象出来的“过去”,或者是想象出来的“未来”,因为一个分辨的头脑总是处在要么回忆、要么预期的状态中,而这些都不是当下正在发生的现实。我意识到,其实每个人总是ok的,他们总是处在一个恩典的状态中,无论他们自己是不是能够意识到这点。慈悲,根据字典里的意思,是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感受的这种能力。对我而言,这种解释很恰当。当人们正在遭受痛苦时,我可以理解。他们就是我,深陷于一个痛苦的过去,或者预想着一个担惊受怕的未来,我对此表示尊重,就像是尊重一个做了噩梦的孩子一样。对于做梦者而言,它并不是梦。我的职责绝不是去唤醒这些受苦的人,而只是去看见我能看见的东西,同时绝不是无视或者不尊重他们的痛苦,因为对他们而言这真的是非常真实的。我的职责是去理解。

        有些人认为慈悲意味着去感受别人的痛苦。但是,感受别人的痛苦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发生的事情,只不过是人们自己投射的别人的痛苦感觉起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并根据他们自己的这种内心投射而行动。对于慈悲的行动而言,并不需要这种类型的慈悲心;事实上,这种类型的慈悲心反而会障碍你慈悲的行动。在我的经验中,慈悲,与你想象出来的别人的痛苦一点儿关系也没有。慈悲,它是无畏的连接与坚定不移的爱。那是一种全然活在当下的方式。

      我会认真地对待人们的问题,但是只是从他们的角度而言,我保持着比亲密更亲密的关系。在我的世界中,若不是事先相信了一个念头,那是不可能存在问题的。我不会告诉人们这些,因为告诉他们我所看见的事实对他们是冷酷的。所以,我倾听他们的心声,我等待被他们所利用。我也曾经深陷于念头的囚笼。我倾听他们的妄想、悲伤或绝望,我是完全地等候被差遣,无所畏惧、没有悲伤、活在当下这个现实的恩典之中。最终,当由爱来承接这一切,如果他们的念头足够开放,愿意接受质询,那么他们的问题就会开始消失。在一个没有看到任何问题的人那里,问题便会自行化解,这就你展示了其实从一开始就没有问题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19

好友

295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8-2-3 10:57:21 |只看该作者
欢迎继续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

好友

5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5#
发表于 2018-1-25 14:26:47 |只看该作者
之前一直在豆瓣与博客分享,也是自己学习的一个旅程。
今天忽然想起这个论坛,所以就将粗浅的翻译搬到这里,与喜欢凯蒂的朋友们共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

好友

5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地板
发表于 2018-1-25 14:26:29 |只看该作者
这是第二章的一些问答,刚好昨日与朋友讨论了很多也没有理清的东西,讨论十二缘起,讨论因果轮回,讨论胜义谛与世俗谛,直到最后头都晕了,哈哈。刚好晚上看书,在凯蒂的回答中得到了很多启发,故分享之。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starinheart(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54720774/

提问:你说“没有学生,只有朋友”。难道你不认为自己是个老师么?

凯蒂回答:我总是那个学生。我喜欢处于那样的位置,鞠躬、聆听、并恭敬地俯拜在任何我所见到的事物脚下。这并不需要一个开放的头脑:因为它本身就是开放的头脑。对于知道或者不知道,它绝不去承担任何责任。它毫不抵抗地接受任何事物,没有评判,因为评判会以放弃任何事物本来如是为代价。你认为你是某个人,或者你认为你有一些东西需要传授的那个时刻,内在世界就冻结了并且转变为幻境。那就是当你将自己定义为“知道的人”时所付出的代价。它是头脑的创造。你便缩水为一个老师的身份:受限的、分离、困顿。

提问:但是,难道那些精神导师不都是拥有一个开放的头脑么?

凯蒂回答:是的,当然。但是,如果那个老师认为自己是老师,想要成为一个老师,愿意将自己陷入这个身份之中的话,那么他就是在对学生教导他自己本应需要学习的东西。如果我将自己认定为一个老师,并且将我的学生视为有一丝一毫的稍逊于我,那么我就是在强化“我认为我知道”。对于一个拥有开放头脑的人,老师总是学生,他会自由地持续扩展他的觉知。对于真正的老师(也就是,真正的学生)而言,老师和学生永远是相等的。

提问:你说念头永远不能被控制。但是有时你又说任何事物都是念头。那是不是说,第一念是小我的念头,第二念才是觉悟呢?

凯蒂回答:是的。“觉悟”是指“小我被完美地理解了”的一种说法而已。觉悟是指绝不会被小我的念头所戏弄。它总是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

好友

5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板凳
发表于 2018-1-25 14:26:06 |只看该作者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starinheart(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54430793/

(接前文内容,第一篇还没有完成,呵呵。凯蒂在回顾自己刚觉醒的那段时光,很有趣的经历。)   
*
自从我那天早上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再也没有一个房子,或一个家,或一个我了。所有这些东西都不是真实的。我什么都不知道,虽然我还留有凯蒂的记忆银行,也可以随时踏入她的故事中作为参考点。人们会告诉我:“这是一张桌子”,“这是一棵树”,“他是你的先生”,“这些人是你的孩子”,“这是你的房子”,“这是我的房子”,“你不能拥有所有的房子”(这些话从我的观点看简直看太不可理喻了)。

最开始,有些人不得不在一张卡片上写上凯蒂的名字、地址以及电话号码给我,我把卡片放在她的(我的)衣兜里。我注意到一些路标,然后把它们像面包屑一样地留在脑海里,这样当有人叫我回家时我就能找回去。每件事对我都是如此新鲜,以至于我常很难找到回家的路,即便我是在这里长大的,即便只有五个街区的很短距离。所以,有时保罗,他们说他是我丈夫的那个人,或者是孩子们当中的一个会陪着我一起散步。     


  我陷入持续不断的狂喜。那里没有“我的”或“你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附着,因为我对任何事物都没有起名字。通常,当我迷路时,我会直接找个人问:“你知道她住哪里么?”(在早期的那些日子里,我很难用“我”这个词。它似乎违背了我的诚实;它是一个我无法说出口的谎言。)每个人都无尽地善良。人们能够识别出无辜。如果有人将一个小婴儿留在马路边,人们会把他抱起来,照顾好他并尽力帮他找回家。我会直接地进入任何一幢房子,并深知它是我的。我会打开门直接走进去。我总是很震惊地发现他们都不知道我们拥有每一件事这个事实。但是人们对我非常友善,他们对我微笑也不觉得自己被冒犯。有时候他们会大笑,好像我讲了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有些人会告诉我:“不,这是我们的房子”,然后温和地牵着我的手,带我到门口。      

每天早上,只要我一醒来,就会起床穿衣,然后马上去街上散步。我被人类深深地吸引住了。当你联想到不久之前,“我“还是一个偏执狂、荒野恐惧症、憎恨人们也憎恨我自己的人,现在这个样子是非常奇怪的。       有时,我会直接来到一个陌生人跟前,知道他(或她)就是我自己,知道他只是另一个我,然后我会用胳膊环抱住他,或者拉起他的手。这对我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当我在人们的眼中看见恐惧或者不自在时,我就会走开。如果没有,我会和他们聊聊天。最开始的几次,我只是告诉人们我所见到的真相:”我们是一体的!我们是一体的!“但是我马上注意到这话语中的不安定。它感觉上像是要强迫人们相信一样。这些词语听起来不自然,没有人会去认真聆听。一些人很明显地表现出他们喜欢从我这儿看到的东西,并且能从中慧然大笑并觉知到安定的感觉;他们似乎并不在意我所说的话没有任何意义。但是还有一些人宁愿将我看成是一个疯子。我还观察到如果我没有传达出全部的真相时,我就会觉得不舒服。所以我有时会说,“什么都不存在!什么都不存在!”与此同时,我还会用手指弯成一个“0”的形状。但是当我这样说话的时候,我还是会体会到当我在说“我们是一体的!”时同样的情形。于是我就不说话了。那感受转变为一种慈悲。   
*
          真相是什么都不存在。即便是“什么都不存在”这句话也不过是某些事的故事而已。真相先于这个。我先于那个,先于没有什么。这是不可说的事。甚至谈论它都是在远离它。我很快地意识到,没有任何一个我所理解的事情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它们对我是如此的简单及明显。它们听起来就像是:“时间与空间并不真的存在。任何事都是未知。只有爱存在。“但是这些真相并不能够被心所聆听。
*
            我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在巴斯托小镇的街头行走,那是我生活的地方。那时的我处于持续的狂喜之中,如此地沉醉于喜悦之中,以至于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行走着的电灯泡。有时,我会听到人们称我为”发光的女人“。我感觉到这让我与其他人分离开来。最后,虽然喜悦的熠熠之光依然存在(直至今日都是一样的),但是它转向了内在,于是我开始变得更为普通。直至它变得普通与平衡,否则它对于人们不会有太多的价值。

      史蒂芬告诉我说艺术家常常会想像佛陀的头上会环绕着一个光圈。但是任何的,来自佛陀以及像佛陀一样的智者的光芒,都是一种内在的光芒。那是一种源自于完全自在地生活在人世间的光芒,因为你理解了时间诞生于你自己的念头。佛陀能够看透所有的念头,所有那些能蒙蔽住感恩之心的念头。当他出去乞讨的时候,他体验到接受,这是一种如此深邃的接受以至于它本身就是一种给与。它是一种超越食物的食物。他回到祇树给孤独园,拿着讨到的食物坐下来并吃掉这份食物,然后他清洗了可以承纳任何种类食物的饭碗,并洗了脚并安静地坐下,处于随时准备好的状态中,不知道自己是否该讲话,不知道人们是否会倾听,宁静安详的,感恩的,没有任何一丝毫关于此刻的过去或未来,只有当下:作为一个吃饱的人坐在那里,作为一个被眷顾的人,一个超越了任何食物可以滋养的人而存在。就在那宁静安坐的片刻,念头打算开始通过另一个明显的他人来自问,并通过理解来与自己相会,没有过去与未来,持续地观照那个无法被命名的自我,那个无法存在的自我,那个闪耀的无我。

———————————— 第一章正文内容结束————————果冻觉得这些文字或许有些深邃,后面会尝试着从凯蒂的问答来分享吧,或许会更容易被大家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

好友

5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沙发
发表于 2018-1-25 14:25:43 |只看该作者
《金刚经》活出来的样子1:与你的念头在内心相遇(《a mind at home with itself》)。

starinheart2018-01-15 11:06:43

——《金刚经》原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果冻粗浅地解释一下: 具体事情是这样的。当时佛陀是在舍卫国的一个叫做”祇树给孤独园“的园子中,与1200多的僧人在一起。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佛陀就穿戴整齐,手捧着饭碗,进入舍卫大城讨饭,挨家挨户地在城中乞讨,之后再回到园子。在这边吃过午饭之后,就把衣服和饭碗收好,把脚清洗干净(佛陀应该是赤脚出门乞讨的,所以回来要洗脚才能打坐),把座位铺好之后,就坐在上面打坐了。      

这是一段很简单的情景描写。

—— 《a mind at home with itself》(与你的念头在内心相遇)
第一章 宇宙的玩笑      

      我来自南加利福尼亚的一个沙漠小镇,那里的人们都认为佛陀就是那个可以在中餐馆中见到的形象,一个开心的胖家伙。直到我遇见史蒂芬,我的先生,我才知道那个胖家伙是布袋和尚,中国的财神。他告诉我,佛陀是一个瘦家伙,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宁静的微笑。我尊重史蒂芬所说的话,但是对我而言,那位长着大肚腩的家伙也是佛陀。他是那个领悟了玩笑的佛陀。这个玩笑就是,所有都不过是一场梦——所有的生活,每件事。没有什么曾经存在过,也没有能够永远存在,从它看起来像是什么的第一秒起,它就已经消失了。这真是非常滑稽。任何一个知道这个玩笑的人,都有权利像布袋和尚一样哈哈大笑,全身乱颤,笑得连肚皮都在抖。

       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说。对于我,佛陀意味着纯粹的慷慨富足:一丝一毫都不缺少,令人愉快的富足,没有上下左右,也没有可能或不可能——这种富足感是当你觉醒于什么是真实之后的,一种很自然地从内在流出。富足是当你意识到根本没有一个东西可以称之为”我“时,你所剩下的东西。其中没有什么要去知道的,也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所以,我是怎么知道的呢?多有趣啊!
*
       《金刚经》开始于最简单的乞讨行为。当我听到佛陀为食物乞讨的时候,我深受感动。因为他知道宇宙是怎么运作的;他知道他总是被照顾得很好;他从不将自己视为一个高高在上的超然的人,或者甚至是一个精神导师。他拒绝被特殊对待,拒绝去做一个被学生恭敬侍立在侧的老师。在佛陀的眼中,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和尚,每天上午出门乞讨就是他的工作。所有需要不过就是一日一餐而已。他是如此的聪明,愿意去任何人家乞讨,站在门口丝毫不担心这户人家是否会给他食物。他知道宇宙总是友善的,他是如此深入地理解这一点,以至于他可以静静地捧着一个饭碗去到任何一户人家,静静地等待一个”yes可以“或者”no不“。如果人们说”不“,那么这个“不”也会被感恩地接受下来,因为佛陀知道能够给与他食物的这个殊荣属于其他的人家。食物并不是重点。他根本不需要食物。他不需要刻意去保持自己活着。他只是在给人们提供一个慷慨的机会。

        史蒂芬也告诉我说,和尚(monk)这个词意味着单身。我喜欢这个意思,因为事实上我们都是单身。对于我们在这里的每个人而言,你都是唯一的一个人。没有其他人!所以对于我,和尚并不是指那些进入寺庙的人。它是对每个人的诚实描述,关于我,也关于你。对我而言,一个真正的和尚是那些能够理解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的“我”是要去保护或者防卫的人。他知道他没有一个特定的家,所以处处都是家。(果冻提问:不知道这些话大家能看得懂么?还蛮好奇的)
*
      当我1986年觉醒到真相之后,我意识到我所有的痛苦都源自于与“是什么”在对抗。我曾深陷于沮丧情绪好多年,我也曾为我所有的问题诅咒过世界。现在我看到,我的沮丧与我周围的真实世界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是由我所相信的世界的样子所引起的。我意识到:当我相信我的念头时,我痛苦;当我不再相信它们时,我不再痛苦;而这点对于每个人类都成立。自由原来如此简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返回 发新帖 回复
热门图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 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     

( 沪ICP备11010565号-37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