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主题

4

好友

72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3:32:1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根据我做功课的亲身体会,我觉得功课中有几个常见问题,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1.如果缺乏好奇心
  如果缺乏对于自己的好奇心,那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功课之后,头脑会渐渐感到缺乏新鲜感,功课很容易变成例行公事。
  对我来说,功课是一种调查和发现,是一种探索,就像科学家探索未知的世界,就像背包客的一场探险活动。只有时常怀着一种好奇的心态,头脑才容易松动,才能时常被自己的发现所打动。就像“咦,原来是这样啊”,“啊哈,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啊”。发现的乐趣是推动功课的很重要的内驱力,它可以大大增加功课中的主动性。因为好奇了,就愿意去思索、去发现,就愿意换着法儿的去挖掘。
  如果缺乏这种好奇心,探索的动力就不足,功课变成了例行公事,“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以为自己回答了几个问题就可以坐等着什么顿悟的发生,最终难免对功课感到枯燥和失望。

2.想要用功课来让自己好过些或者说服自己,偏离了内在调查。
  很多时候我们不喜欢自己的负面情绪,所以我们总是下意识的想把它们弄走。
  而我发现,当我过于想把负面情绪弄走的时候,我的功课从一开始就设定了目标和预想中应该达到什么样子(例如,我如果不再生气了,“应该会”怎么想,“应该会”是怎样一种心理感受,等等)。这个时候,我实际上就给了自己一些局限性了,我就被“我知道”的那些预设控制了。
  比如,有时候我们很难过,或者很后悔。于是我们想通过功课来让自己“想开点”或者“不感到后悔”。说白了,这就是想把“后悔”的感觉弄走,让自己不再感到后悔。但是当我内心里对“后悔”这个情绪很抗拒的时候,我是很难从容的去调查它的。

3.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个“正确答案”。
  很多人经常喜欢围观别人做功课,或者很喜欢找协导师问问题。他们希望通过阅读别人的功课找到自己的答案,就如同一道数学题不会做,想到处找参考资料发现正确答案一样。内心的感觉,大体就是“我想要得到一个正确答案,然后我照着做就不会错了。”。似乎人生里的问题都存在着一个完美的答案,自己只要按照这个答案去做,就不会有错、不会后悔、就可以永远的在这件事上心安理得了。
  但人生没有这样的标准答案。
  这样的做法,实际是把功课、把协导师当成了一种权威,是一种向外寻求的方向。功课,是一种内在调查的方法,所有的答案,最后都要用自己的内心和实际经验进行会证后,才真正是自己的答案。功课,是帮助我们提高我们的主动性,是提高我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让我们更加的被动的去外面寻求一个权威的解答和终极答案。功课的目的绝不是让我们变得依赖协导师、依赖别人的“点化”。
  功课是让我们认识到:我自己,也只有我自己,才可以发现真正属于我的答案,才可以给我我想要的,而不是靠别人。
  向外寻找的惯性是强大的,以至于我们很容易把“功课”这样的向内的方法也变成一种向外寻求的手段。这是需要时时注意的。

4.想从协助别人做功课中得到自己的价值感。
  我们都想要一种身份,一种让我们感到舒服的身份。所以如果我们过于热衷于帮助别人做功课,但很少给自己做功课,那我们就要当心了,是不是我们在试图通过功课来得到“我很棒”的这种身份、这种感觉?我们有没有对这种感觉上瘾?
  当我们把这种身份抓的很紧的时候,我们是很难开放自己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4

好友

4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地板
发表于 2014-9-1 13:43:0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4

好友

4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板凳
发表于 2014-9-1 13:23:01 |只看该作者
“想要用功课来让自己好过些或者说服自己,偏离了内在调查。”这个对于我来说,是个很棒的提醒。对于这一点的觉察,其实还是挺微妙的,是比较有难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19

好友

295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4-8-27 12:58:55 |只看该作者
365个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热门图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 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     

( 沪ICP备11010565号-37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