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课(TheWork) 拜伦凯蒂把她的方法称作“TheWork”,我们翻译为“功课”。这本书主要就是在讲如何做“功课”的。简单地说,“功课”有三个步骤:写下念头——问四个问题——进行反转。 《一念之转》中把这个词翻译为“转念作业“。这个翻译所带来的困扰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见http://www.thework.com.cn/article-139-1.html)。因此我们把这个词直接翻译为“功课”。 内在调查(Inquiry) Inquiry这个词的本意是调查、质疑、探究的意思。凯蒂用它来指代“功课”,“内在调查”是“功课”的同义词(见本书第一章最后一段)。 《一念之转》中把这个词翻译为“反躬自问”。 “反躬自问”这个词在汉语里,是指“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这是指一种道德修养上的方法和行为,是自我反省的意思。而Inquiry是指调查念头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念头是否符合现实等等,是在对念头下功夫、做调查。而调查的方法,即功课,包括了四个问题和反转。即,内在调查=把念头写下来+问四个问题+将念头反转并举例。由此可见,这个过程和方法,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和行为上的自我反省。 我们把这个词翻译为“内在调查”。之所以加上“内在”二字,旨在强调用功的方向是向内的。因为我们的痛苦并非外在的现实造成的,而是由于我们相信了念头造成的,所以我们是去调查我们内在的念头。 作业单(Worksheet) “作业单”是“批判邻人作业单”的简称。 “功课”的第一步,是把念头写下来,而作业单的目的,就是用来引导我们把写下念头。作业单有固定的格式,之所以采用这些格式,是因为我们用这种格式写下来的念头比较便于调查。当我们写下这些念头之后,我们就可以对它们一一进行调查了。 《一念之转》中将这个词翻译为“转念作业单”。 在凯蒂的原文里,无论是Worksheet也好,Judge-Your-Neighbor Worksheet也好,都并没有“转念”这个词出现。我们在前面曾经剖析了“转念作业”这个词带来的困扰,这里也是同样道理,如果加上了“转念”这个词就很容易引起困扰,使人误以为作业单的目的是为了要“把念头转变过来“。因此我们只是按照原文翻译为“作业单”。 请注意:作业单和“功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课”是指凯蒂的这一整套调查念头的方法,而作业单只是一种帮助我们把念头记录下来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初学者很有效,因此是凯蒂所特别提倡的。当我们做“功课”越来越熟练之后,作业单就不是必需的了,我们完全可以针对当下升起的一个念头立即开始做“功课”而无需填写整张作业单。 反转(Turnaround) “反转”就是把念头反过来,例如把“她不爱我”反过来,可以变成“我不爱她”。反过来之后,我们需要看一看,相比于原来的念头(“她不爱我“),反转后的“我不爱她”这句话是否同样真实或者更加真实?如果真实,我们需要举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它真实。反转不是试图去转变念头和想法,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谈过。 反转一般有三种形式。对于“她不爱我”,可以反转为“我不爱她”,也可以反转为“我不爱我”,还可以反转成“她爱我”。这些书中都有详细介绍。 《一念之转》中将这个词翻译为“反向思考”。 我们之所以没有采用“反向思考”这个词是因为,反转以及找例子的过程主要不是在思考。凯蒂明确说过,“功课”并不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见本书最后一章《解惑篇》),它是一个解构思想的方法。因此我们翻译为“反转”而不是“反向思考”。 现实(Reality) 现实就是指曾经发生过以及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用法。 本书第一章开宗明义就讲了“与事实争辩“的问题。即,我们的痛苦来自于我们相信那些和现实不符的想法。“现实”是一个在凯蒂口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现实就是上帝,现实就是老天爷,它绝对的仁慈、无情、无可争辩。只要我们和现实争辩,我们就必输无疑,就必定痛苦。 原书中对于Reality的翻译并不统一,有时译作“真相”,有时译作“事实”。我们则统一翻译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