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 发表于 2014-11-24 10:13:54

凯蒂对话《金刚经》

                                               凯蒂对话《金刚经》(连载之一)


亲爱的家人,你们好。

亲爱的,我很希望你们会喜欢我们的分享,并且从中得到安慰。下面的文章是来自我和斯蒂芬之间的一系列讨论。他翻译了一部佛教经典——《金刚经》,它在禅宗传统上被认为是最深奥的佛陀教诲。然后,他读了一些章节给我听,并记录下我的反馈。我对其中一些词汇的意思不了解,比如:经(经文)、涅槃(所有的念头和概念的寂灭)。他边读边为我阐释。这是金刚经的第三品(经文前两品是介绍金刚经的由来)。我希望我们共同送上的这份礼物,在某些程度上会对你们的内在平静、和内在智慧的连接与理解有所帮助。所以,请很棒的你们去好好的享受它吧。我敬爱你,我所认识的你。
没有选择的爱——
拜伦ž凯蒂
金刚经第三品
佛陀说:“所有真诚找寻真相的菩萨应该这样降服他们的心,通过专注于这一个信念:‘当我开悟时,宇宙间的所有众生,都将随我一起解脱,一起经历永恒的寂静涅槃。可是,当有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得度,事实上,没有众生得到度’。这是因为:没有一个真正的菩萨会持有‘人、我’的概念。因此,事实上没有需要解脱的众生,也没有需要开悟的自我。”
附金刚经原文: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评注
佛陀说:“所有真诚找寻真相的菩萨应该这样降服他们的心,通过专注于这一个信念:‘当我开悟时,宇宙间的所有众生,都将随我一起解脱,一起经历永恒的寂静涅槃。’(经文原文——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在功课中,我们帮助自己注意到对所有人、事、物的评判,并质疑我们关于他们的信念——一个评判接着一个评判,直到这些评判可以平静地进入头脑永恒的状态。最后留下了头脑的平静。
“可是,当有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得度,事实上,没有众生得到度’。(经文原文——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所有众生都是佛的心念,那也就是你自己的心念。为什么?真正的菩萨无法持有“人、我”的概念。在面对调查的时候,所有“人、我”的概念都会消失。我,无我。人,无人。“因此,事实上没有需要解脱的众生,也没有需要开悟的自我。”无论在这儿,那儿,还是任何地方,都不存在众生。一切都是想象。所有显像的存在都一一消失了。“他是伤了我心的人,我是伤了我心的人。”他的身份不在了,我的也不在了。他的是这样,我的是那样,在面对调查时,这些分别概念都消失了。

【真诚感谢协导师sue lee、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009、惠惠辛苦翻译。本文版权归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所有,转载需注明——来自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或功课之家官网!!!】

amy 发表于 2014-11-24 10:15:16

凯蒂对话《金刚经》(连载之二)

《金刚经》第三品更多的评注之一
在这一品,佛陀说到了菩萨。斯蒂芬说,菩萨是为了众生才希望达到开悟。他说,据记载,有些菩萨发愿说,要等所有众生都得度后,他才涅槃。
但是,如果你相信你需要因为任何原因而推迟获得自由,或者你有能力推迟它,那就不是自由。其实所谓的推迟并非出自一颗慷慨的心。它假定你的宁静不是你能给众生提供的最大帮助,假定由于你的慷慨和慈悲你需要继续受苦。但你的痛苦如何能帮助到任何人?你能给众生的最好的东西就是终止自己的痛苦。这样世上再也没有教导痛苦的老师了。
菩萨的概念也假定直到一些更有智慧的、更高阶的存在或意识来拯救众生之前,众生都将受苦。相对于来自内在,这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
事实是一些怀着善意且有点困惑的人,想象世上发生的一些似乎很可怕的事或是存在一些似乎在受苦的人,如果这些人认为任何他们头脑中的那些想象是真实的,仿佛它们真的存在于外在的世界,由于他们自己不得自由,这些外在真实存在的众生都将被推迟得到自由,随他们一起受苦。
      但如果他意识到真相,所有这些他头脑中想象的众生在刹那间被释放,菩萨也同时开悟了,这开悟稳固在他无我的内在狂喜里。众生是为菩萨的开悟而来,而并非相反。所有的众生都在菩萨心里,不在其外。他们持续不断地坚定地帮助他开悟,就像爱所做的。现在,他们在这里帮助你开悟。

    相信除了自己外你能拯救任何其他人是痛苦的。就算我的小孩站在悬崖边,一步之遥,眼见就要坠落,我会知道她是安全的。当然我会试着抓住她,但在我跑向她的时候,我不会被她需要拯救的想法而拖慢脚步。她可能靠在悬崖边上,一派天真,笑着,向我伸出手,有什么会比这更美——笑着的孩子,联结着的,开心的,美丽的,完整的,充满活力的(孩子)?
    带着这些念头(指前面她需要被拯救之类的念头)的画面,哪怕只是预想了下一纳秒的未来,也会毁掉这个完美时刻的现实。头脑可能置现实于不顾,并开始闪现孩子滑落悬崖而死,或在石头上粉身碎骨的画面,还有当孩子死了你找到她时你失去亲人痛哭的画面。始终,在现实被抹杀时,你会错过当下的礼物:简单,清晰,没有惊慌、不让你的困惑和恐惧吓到她,轻松地走向她,开放地接纳现实发生,充满感恩地走进那绵延不绝的美好现实中。
    这小孩是不知道危险的。这是解脱:热爱这梦境。我尽我所能,但我知道,孩子跌落悬崖就如孩子被我抓住一般美好。佛陀谈到开悟,但他知道开悟什么都不是。当你从“人、我”概念的幻象中醒来,你会意识到一切从来都不是真的。你沉睡,是因为你相信这些迷人的故事,甚至讲故事的人(指你)也由它创造而来。
    所有众生都活在你头脑中,他们都是思想形态,无论你允许与否,他们进入涅槃。他们都回到来处:虚无。因为时间并不真实,所以事实上他们已经进入涅槃。没有“过去”或“现在”。他们根本不需要进入涅槃的道路。所有众生,都经由最初创造他们的人的开悟,而得到了解脱。这进入涅槃的人,不多也不少,既是佛陀又是众生,既包括造梦者,又包括梦中人。
【真诚感谢协导师sue lee、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009、惠惠辛苦翻译。本文版权归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所有,转载需注明来自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或功课之家官网!!!】

amy 发表于 2014-11-24 10:16:49

凯蒂对话《金刚经》(连载之三)

《金刚经》第三品更多的评注之二
    佛陀建议菩萨专注在这样这一个信念上:“当我开悟时,宇宙间的所有众生,都将随我一起解脱。

amy 发表于 2014-11-24 10:18:11

凯蒂对话《金刚经》(独家连载之四)


《金刚经》第四品
佛说:“再说,须菩提,当菩萨布施时,他们不应该执着在布施的概念上。这就叫做‘布施而不执着于布施相’以及‘布施没有执着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或者概念。’如果菩萨不着相作布施,他们的功德将不可思量。让我问问你,须菩提。东方的虚空是不可思量的,对吗?”
须菩提说:“是的,世尊。的确不可思量。”
佛说:“很好,须菩提。宇宙的其它地方不是也一样吗?其他方向的虚空可以估量吗?”
须菩提说,“不可思量,世尊。”
佛说,“须菩提,菩萨不着相作布施所获得的福德也像这样大得不可思量。如果菩萨按照这个教导一心修行,他们将会明白什么才是最根本的。”
附金刚经原文:第四品妙行无住分“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未完待续~~~~~
【真诚感谢协导师sue lee、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009、惠惠辛苦翻译。本文版权归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所有,转载需注明来自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或功课之家!!!】



amy 发表于 2014-11-24 10:19:32

                          凯蒂对话《金刚经》(独家连载之五)                                评注

在这个章节,佛陀谈论布施,而且他的话直接揭露了布施的本质。真正的布施发生于你没有意识到你正在布施。你只是给予。仅仅如此。没有任何事物紧跟其后。那是一种给和得一致的行为。给就是得。不是菩萨布施不应该执着在布施的概念;而是他们不可能执着。这不是什么他们必须监督或争取的。当你布施时,全心给予某物的时候,你简直意识不到任何慷慨。你是不自觉的。事实上,如果有人说你慷慨你会觉得好笑。当一位母亲哺育她的孩子,她会想到“我多么慷慨啊!”?那是她头脑根本不会想到的东西。给予她的孩子就是给予她自己。纯粹的布施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体验。
当我5岁的时候,我最珍爱的是一个娃娃样子的铜铃铛。它有一个雕刻的木手柄,一张带帽子的脸颊,还围着一条裙子。我太喜欢它了,简直无法让它离开我的视线。我记得有次我带着它去爬一座很高的山,我的爸爸说,“要是你遇到麻烦,就摇摇你的铃铛,我就会来帮你。”在圣诞节期间的某天,我在幼儿园把它给我最好的朋友——一位叫贝蒂.乔的小女孩玩。她很喜欢并且很想拥有它,因此我就把它送给了她。在我们被教导另外的方式之前,这是我们自然的状态。这个小铃铛是第一件我曾经认为是属于我的东西,但是“我的”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它是可变的,而它立刻就变成了“她的”。
当我回到家,我的妈妈问我铃铛在哪儿,我告诉她后,她感到非常烦恼。“拜伦.凯瑟琳”,她说(她通常叫我“凯蒂”,但是当她生气的时候,我就是“拜伦.凯瑟琳”):“你去贝蒂.乔那儿叫她还给你!”因此第二天,它又成为我的。我想她知道我有多喜爱这个玩具并且投射了一种失去的感觉在我身上。或者她试图教导我所拥有的物品的价值。无论她出于何种原因,我感觉到羞愧。我不理解她的怒气。我所能了解的是,我一定做了错事。我感到最羞愧的是我做了一件在母亲眼中很愚蠢的事情。
在1986年以后,这种对物品的拥有感离开了我。人们常常送我礼物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每当有人欣赏这个礼物,我就会把它送出。有一次,我送出史蒂芬买给我的结婚戒指。我把它送给我们的一位年轻的朋友,但是她在几分钟后还给我了。几年后我又一次送出这枚戒指。史蒂芬被逗笑了,因为他理解我理解的。他立刻买给我另一个戒指。他说只要他有一些钱,他就会让另一枚结婚戒指出现,就像一千零一夜的精灵一样。他关心他的结婚戒指,而他的关心是我的唯一留存物。
如果我不能给出一切,领悟对我毫无价值。我不是有目的地给予;一旦“我”被领悟了,布施就是全无故事的我们。你有多执着于任何故事,你就有多拒绝给予自己。当你拒绝给予,你就体验到失去感。它是不舒适的。
我奉献自己去终止这世间的痛苦。结束你的痛苦即是结束我的痛苦,这是自私的。我热爱我所看见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因为它们都是我的。我有时称它为彻底的虚无。史蒂芬告诉我虚无的古老涵义是“空”。我喜爱这样的说法。如果某人正在受苦——换句话说,如果某人相信了一个痛苦的世界而把它带入他”一生“?——那么我能做的就是通过质疑来服务。我没有比那更慷慨的了。
【真诚感谢协导师sue lee、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009、瓦儿辛苦翻译。本文版权归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所有,转载需注明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出品或功课之家出品!!!】

amy 发表于 2018-1-9 15:19:53

  凯蒂对话《金刚经》(独家连载之六)            

第六品
须菩提说,“世尊,未来是否一直会有一些成熟的人,在听到这些话时,他们就清楚地洞悉了真相?”
佛说,“当然会有,须菩提!哪怕是几千年后,也仍然会有许多人经由听到这些话并用心体悟它们而洞彻真相。这样的人,即使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已不是以一个佛陀弟子的身份来培养清晰的头脑,而是以无数佛陀的弟子的身份来培养清晰的头脑。当他们听到这些话并用心体悟它们时,他们将在一瞬间看到现实,清楚地看到,就按现实本来面目那般的看到。须菩提,佛已经完全明了并欣赏这些人,因为他们觉醒于自我的真实本性。”


   “他们如何做到的呢?一旦他们洞见现实,就永远不会再执着于‘人、我’的概念,也不会再执着于相、非相的概念。不论他们是执着于不同的事物的概念,或是否认这些事物的存在,都将仍然执着于‘人、我’的概念。所以你们既不该执着于不同的事物的概念,也不该执着于否认不同的事物。”

   “这就是为什么我告诉人们,‘我的教导就如同一叶竹筏。’它只是用来渡你过海的;一旦你已渡过,你会把它留在海滩上。即使是正确的教导都应被留下,何况是不正确的?”

附 金刚经原文: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凯蒂评注

佛说成熟的人们将“将在一瞬间洞见现实,清楚地、就按现实本来面目那般地看到。”当他们如其所是地看到现实,他们立即认识到不存在过去或未来。他们所师从的无数佛陀都存在于当下这一刻;这些佛陀即是他们自己的头脑已觉察到、正觉察着的无数的未经调查的念头。每一念都是它自己;每一念都是佛陀,向你揭示不必去往的地方。爱与幻象相遇,与这些想象的幻境相遇,并唱起了“非此非彼”的歌。那就是为什么一个成熟的弟子会向每一个念头鞠躬致敬,因为每个念头都归于它的来处——虚无。

佛在这段经文中的表达是无懈可击的。它是如此的精准,再不需要任何其他的言语。当我听着斯蒂芬读他的译文,我发现自己匍匐于佛的脚下。我也匍匐于每个靠近我的人们的脚下,匍匐于一株小草,一只蚂蚁,一粒细尘。当你认识到你是匍匐于佛脚下的佛,你从这一切中找到了自由。清晰的头脑是精致优美的。不增也不减。对那个驻留于佛心间的学生而言,它一直都在这儿——其实并不存在驻留于佛心间的道路。

无人无我是真实的。无相与非相是真实的。不存在分离的事物,也不存在不分离的事物。在你之外不存在世界,在你之内也不存在,因为在你认为有一个“你”存在之前,你未曾创造世界。如果你相信有一个世界存在,你就有了“二”:你和这个世界,而如果你相信你之外没有世界,你还是拥有“二”。但“二”并不存在。“二”是困惑的头脑的创造物。只有“一”,甚至“一”也不存在。没有世界,没有自我,没有物质,只有无名的意识。

不存在任何真相。只存在此刻对你而言真实的事物。而如果你调查它,你会连它也失却了。如果你尊敬它,你就活出了一段没有问题的人生。否则,你就是流窜的病毒。尊敬真相即为一件忠于自我的事。

所谓的普遍真相也坍塌了。同样不存在这样的东西。最后的真相(我称之为最后的评判)是“上帝是一切,上帝是善。”(我用上帝这个词来作为现实的同义词,因为现实规定一切。)你也可以说,“头脑是一切,头脑是善。”如果你喜欢的话,就保留那个说法吧,并活出一段精彩的人生。任何与之相对的都将造成伤害。它就向指南针一般,永远指向中心。

佛用把人们从痛苦的此岸渡到自由的彼岸的一叶竹筏来比喻他的教导。他说那是它的唯一目的。当你到达彼岸,你就可以舍弃竹筏;当你前行时还随身背着它是荒谬的。他说,教导也是如此,即使是它们中最为透彻的,即使是这经文。我爱佛这样来削弱他的言辞且让你们无所立足。

功课也只是一叶竹筏。四个问题和反转带你从困惑走向清晰。最终,通过练习,你不再把想法强加给现实,而且你可以按一切本来的样子——纯粹的恩典,去经历它。在那时,那四个问题也变得不必要了。它们被无言的质疑——在每一个压力信念升起时就将之化解的无言的质疑,所取代了。这是带着理解与头脑相会的方式。这竹筏被舍弃了。你成为了这些问题(功课的四个问题);它们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因此再不必问它们。

当我们到达彼岸,我们认识到我们从未离开过我们出发的此岸。仅有一岸,我们都在那儿,只是有些人还没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以为我们需要从此处到彼处,但彼处原来就是此处。当你沉思静坐,看着现实存在的一切,不带任何记忆与预测,佛的头脑就显现了,你如同从未出生般地觉醒了。平静超越了生与死。如果你真的爱平静,如果你真的理解自我调查超越了生与死,你的练习将带你到彼岸——那其实并不是另一个岸,而是唯一的岸。关于彼岸的念头是想象,当你认识到这一点,你认识到你一直都在佛所说的彼岸。无需竹筏。
【真诚感谢协导师sue lee、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009、瓦儿辛苦翻译。本文版权归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所有,转载需注明中国凯蒂功课服务组出品或功课之家出品!!!】

uu99 发表于 2021-5-14 12:58:35

幸运飞艇
开奖网
开奖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凯蒂对话《金刚经》